长征八号运载火箭

基本介绍

长征八号(CZ-8)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一款中型液体运载火箭,采用两级半配置,主要用于将中小型卫星送入低地球轨道(LEO)和太阳同步轨道(SSO)。火箭总长50.3米,芯一级直径3.35米,二级直径3米,单个助推器直径2.25米,火箭起飞质量约356吨,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或太阳同步轨道有效载荷,可以将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 。首次发射于2020年12月22日,成功验证了其设计和技术。长征八号具有环保燃料、高效、灵活的模块化设计及未来潜在的重复使用能力,为中国中型运载火箭市场提供了一种高效且经济的选择。

意义

长征八号的意义在于其作为中国新一代中型液体运载火箭,不仅推动了国家航天技术的进步与创新,还有效支持了中小型卫星的商业化发射需求,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航天市场的竞争力,为未来空间探索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运载工具。

总体布局

长征八号火箭为两级半构型火箭。长征八号研制团队在项目论证过程中,从中国现有的火箭模块里曾进行了几百种搭配,不断创新研制思路和方案,最终提出了实施构型,即长八火箭一子级状态与长征七号火箭芯一级、二子级状态与长三甲系列火箭三级基本一致。长征八号火箭的产品化率达到了95%,将成熟模块进行匹配,用好各个产品,做到系统匹配、方案正确。将两个成熟的模块组合在一起,形成一款全新的产品,节省研发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推进系统

长征八号火箭一子级以液氧/煤油作为推进剂,采用两台120吨级推力的YF-100发动机;二子级以液氢/液氧为推进剂,采用两台8吨级推力的YF-75发动机,具备二次启动能力;捆绑两个2.25米直径液体助推器,以液氧/煤油作为推进剂,各采用一台120吨级推力的YF-100发动机。

衍生类型

长征八号A运载火箭(又称:长征八号甲)运载的能力更大,运载效率更高,可以提供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有些卫星用户需要7吨的载荷可采用长征八号A运载火箭,对低轨组网发射有利 。

长征八号R型火箭(代号:CZ-8R),是使用箭体垂直起降技术,其芯一级和助推器将分别使用2台和1台1200千牛液氧煤油发动机,可具备2次启动以及65%变推力能力,大幅降低火箭生产和发射费用,提高发射效率。

发射任务

2024年3月20日8时31分,中国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

2022年2月27日11时06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以“1箭22星”方式,成功将泰景三号01卫星、泰景四号01卫星、海南一号01/02星、文昌一号01/02星、吉林一号高分03D10-18星(9颗)、吉林一号MF02A01星、巢湖一号卫星、创星雷神号卫星、天启星座19星、星时代-17卫星、启明星一号卫星、西电一号卫星共22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该次发射是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不带助推器的新构型首飞。

2022年2月17日消息,长征八号第二发火箭正在发射场进行测试工作,第二发火箭为无助推器构型。

2022年2月,从《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年)发布会上了解到,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进行发射前的测试工作。该次发射的长征八号采用了全新的构型,将一次发射22颗卫星。

2020年12月22日12时37分,长征八号首次飞行试验,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实施,火箭飞行正常,试验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