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简介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958年10月20日成立,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发射中心,位于甘肃省酒泉市东北地区,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千米,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干燥少雨,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是发射航天器的理想场所。

气候环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全年少雨,白天时间长,年平均气温8.5℃,相对湿度为35%-55%,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又可充分利用西起喀什、东至闽西,距离数千千米的陆上航天测控网,加上基地已建成多年,生活设施基本齐全,技术保障、测控通信、铁路运输、发配电等配套设施完善,条件很适合卫星及载人航天飞行器发射。

场域布局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载人航天发射场由技术区、发射区、试验指挥区、航天员区、试验协作区等组成。 发射场技术区的主要设施有: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飞船有效载荷总装测试厂房、飞船加注整流罩装配厂房、逃逸塔总装测试厂房、测试发射指挥控制楼、活动发射平台轨道及基础设施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和飞船有效载荷总装测试厂房。

发射场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共有南、北两个发射场。南发射场主要用于发射“长征二号F”火箭。北发射场主要用于发射长征一号丁、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丙改、长征二号丁等火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技术测试区、发射区、特种燃料储备区、指挥控制中心、跟踪测量站、通信网、气象网,以及发电厂、专用铁路、公路、机场等组成。

技术测试区:有卫星和运载火箭装配测试厂房、固体火箭装配检测厂房、各种检测试验室、计算机房和各种辅助设施。 发射区:有发射台、活动式勤务塔、固定式发射塔、地下发射控制室、推进剂转注贮存和加注设施、自动化指挥监测设施等。 特种燃料储备区:有液氧液氮工厂、推进剂贮运、化验鉴定设施。

指挥控制中心:设有指挥中心、安全控制中心、通信时统中心、数据交换处理中心、计量站和卫星通信地球站等。 测量站:设有光学、雷达和遥测等多手段、多重覆盖的跟踪测量设备。发射卫星时,可与北京航天指挥中心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等构成通信网,实时传送运载火箭和卫星的跟踪测量数据及时间信号。

气象系统:具有制作短期、中期、长期气象预报和数据与数理统计预报的能力。

主要任务

1.承担卫星、飞船的测试、发射和飞行试验及其指挥、测量、安控制任务,并对上述测量结果进行处理。 2.承担飞船着陆救生和逃逸救生,以及飞船返回舱回收任务。 3.协助有关人员进行发射训练。

意义

泉载人航天发射场于1998年正式投入使用,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运输”及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先进模式 。作为中国航天母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创了中国航天史上的20多个第一,已完成十二艘神舟飞船、天宫目标飞行器、天宫实验室等重大发射任务。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心孕育出“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地处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世界三大发射场之一,也是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射场。